其他
见证者2020丨高始兴:共筑人工智能产业“森林”
编者按:
2020年,苏州国际科技园迎来了开发建设20周年的里程碑。作为一家科技创新载体,它承载了几代人科技创新的光荣与梦想。从苏州城东的一片农田蜕变成长为创新人才汇聚、创新企业云集、创新成果荟萃的大型国际研发社区。
20年来,苏州国际科技园不仅孕育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成长的科技企业,而且还与创业者、高校和研发机构、资本和行业协会等融合创新,风雨同行,共赢发展,锻造了热带雨林般的创新生态。在过去20年里,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怎样的支持和动力?在这一富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陆续采访了20位科技园发展的见证者,其中既有海归创业精英,也有全球500强的研发机构负责人;既有投资机构的资深专家,也有上市企业的负责人;在他们眼里,苏州国际科技园是怎样一个存在?他们是如何与科技园共成长的?让我们来听他们讲述的精彩故事。
长期以来,中国在诸多国际前沿高科技领域,一直是以“跟随、赶超”的角色出现。
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沉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今非昔比,当初的“跟跑”,正转变为“陪跑”,甚至在部分领域中国正在实现“领跑”。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有力的例证之一。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布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并将人工智能列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园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在传统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描绘了一幅“未来产业”的崭新图景,也让世人体验到园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不断进取的“加速度”。
成立于2008年的思必驰,是苏州工业园区最早期引进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而思必驰的发展之路,也正是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从萌芽到枝繁叶茂的典型样本。
近期,我们专访了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思必驰创始人兼CEO高始兴先生,深度还原人工智能语音领军企业思必驰崛起的奥秘、回顾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发展之道。
思于剑桥,驰于苏州
十几年前,干过职业经理人,也创业拿过投资的高始兴,为了开拓视野、积累更多创业势能,选择前往英国剑桥商学院深造,思必驰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当时我的课程安排很紧凑,压力也大,我平均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虽然每天都很忙,但高始兴还是专门挤出时间组织一些烧烤、打乒乓球等联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后来一同创立思必驰的几位合伙人。
志同则道合,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年轻人聊的话题成了“一起创业”,瞄准的正是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语音市场。“我们相信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很大的机会。”
2007年,在英国剑桥高新区内,一家由中国留学生创立的语音技术公司——思必驰,由此诞生。
合伙人俞凯,拥有剑桥大学语音博士学位,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及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也是当时全球顶尖的青年语音科学家之一。这让思必驰这家年轻公司颇引人瞩目。
当时的众多关注者中,专程前往英国剑桥招才引智的苏州工业园区的团队,最终打动了高始兴以及思必驰团队。“我们本就有着科技报国的想法,园区政府和苏州国际科技园的领导前后找我们深谈数次,大到公司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到公司团队的生活保障,都得到了全力保障。”
2008年,思必驰选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载体——苏州国际科技园。
其实,在下决定之前,高始兴也考察过一些其他地方,但综合考量发达程度、基础设施,创业、生活环境,尤其是苏州国际科技园的领导“想创业者所想,急创业者之所急”的专业、悉心,最终让团队毫不犹豫选择落户于此。
高始兴特别谈到了一些细节。思必驰在创业早期的时候,有诸多问题需要面对,特别是作为海归创业团队,解决好人才的顺利落户,才能安心的工作和生活。“科技园帮我们对接了很多人才政策,比如领军人才计划就帮助思必驰留住了核心人才,而优租房等补贴也提升了思必驰对新进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精准转向,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4年,在科技园的扶持下,思必驰早已跨过了创业早期的危险期。但新的“苦恼”也来了:当时公司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虽有突破,却陷入了“处处布局”但“进展缓慢”的状态。“找不见创业公司该有的‘一根针捅破天’的冲劲”。
高始兴认真反思过后,基于“回归专注”、“拥抱趋势”的信念,做了一个让众人诧异的决定:剥离当时盈利最好的英语口语教育事业部(后被知名公司收购),将所有财力、人力投向智能硬件领域语音交互研发。
背后的逻辑在于,彼时智能手机已然兴起,但其交互方式还是以点击屏幕为主,高始兴敏锐地察觉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交互方式有巨大前景,这才是思必驰未来更大、更广阔的新战场。
战略调整、方向清晰后,思必驰很快又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底,思必驰成为中国率先突破“端到端”的人机对话技术公司,也是唯一一个只针对智能硬件物联网领域提供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公司。
而在产品层面之外,思必驰长期坚持行业引领性技术的源头创新:与上海交大合作,建立人工智能交互实验室Speech Lab,2017年携手苏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思必驰-上海交大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先后在全球技术评测中获语音识别、人机对话冠军,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摘得桂冠;获评高盛AI报告人工智能关键参与者,Gartner2017东亚五大明星AI创业公司之一;入选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大工程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累计参与40余项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
此时的思必驰,俨然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的“独角兽”,备受资本关注。2016年初,思必驰获得投资近2亿人民币,同年9月,又有新的资方投来大额资金;2018年6月,思必驰宣布完成D轮5亿人民币融资;2020年4月,思必驰宣布完成E轮4.1亿元人民币融资;4个月后,思必驰再度宣布完成Pre-IPO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全面启动上市计划。
毫无疑问,战略性放弃口语教育培训业务的决定让思必驰得以全速向前,冲向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实,某种程度上,这跟苏州国际科技园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一样,正是因为看到了并愿意相信其发展前景,提前布局、培育,才能最终收获成功的果实。
▲ 2019年1月4日,思必驰在北京举办了思必驰AI芯片暨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旗下首款AI芯片TAIHANG,同时公布了公司新一年的发展战略和商业化进程。
顺势而为,共筑人工智能产业“森林”
2020年4月,思必驰对外宣布完成E轮4.1亿元人民币融资之际,高始兴对外谈到思必驰未来的发展重点,提及最多的词汇便是“赋能”、“AI+”。实际上,近年来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领域沉淀超过十年的思必驰动作频频,围绕着“赋能万物”的宏大目标不断努力。
2017年9月,思必驰正式推出首个全链路对话定制平台——DUI平台。不仅提供思必驰自身的智能语音对话功能,更向开发者提供定制对话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自身AI 个性化定制;2018年,思必驰成立一支人民币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已投资了覆盖医疗、IOT、教育等各领域等多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大生态的上下游企业......
对此,高始兴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创业的不同方向都有机会和资本热度,技术大体也是相通的。但在客户、市场、商业模式、产品等细节上,不同的创业方向将面临不同的处境和竞争对手。思必驰始终保持对物联网领域的专注度,其它垂直方向的机会,更愿意交给外部创业团队去做。
“要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仅靠几家企业的‘一枝独秀’几乎不可能,它需要一个‘森林生态’,其中会有参天大树支撑着整个生态的稳定,也有小树苗代表着生态的活力,还有更多的花花草草、灌木苔藓,共同构成整个生态体系的完整、丰富,从而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带领思必驰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十余年来,高始兴也作为亲历者,见证了苏州国际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
他表示,苏州国际科技园通过旗下载体——人工智能产业园引进了包括微软、华为、树根互联、中科院旗下自动化所、技物所和计算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研发机构,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产业群。
而为了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苏州国际科技园也提出了“打造人工智能的热带雨林”的目标,通过新成立的产业生态部,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元禾控股等专业机构之间在技术、人才、市场、资金等领域的开展协同创新,通过战略合作,引进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的永久评奖基地、协助举办各类高水平的品牌会议、会展和创业大赛等活动,共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落地,大力推进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高始兴期待思必驰与苏州国际科技园携手借助丰富的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开展融合创新,在产业生态圈中扮演更加活跃的角色,赋能更多的行业,登上更高的山峰。
作者:施润
▼